“换”出农业提质增效好前景
智能耳标。
智能化养猪场。
(资料图)
省农业农村厅近日公布了第二批农业“机器换人”高质量发展先行县名单,桐乡市榜上有名,成为浙江省12个综合性农业“机器换人”高质量发展先行县之一,也是嘉兴首个。
近年来,桐乡市在推进省级综合性农业“机器换人”高质量发展先行县创建过程中,聚焦水稻、生猪、杭白菊三大特色主导产业,不断加快机械化、智能化设施设备的推广应用。
浙江华腾牧业有限公司是桐乡市生猪养殖运用农业数字技术和智能装备的典型企业,在这里,每头生猪出生5天,就会戴上智能耳标。这一个小小耳标实现了数字化存储、精准感知,可以记录下每一头生猪从出生到死亡的数据,还能智能化开展实时定位、温度测量、健康监测等工作。
同时,配合消毒机器人、自动巡栏机器人等设备,华腾牧业的生猪饲养管理真正做到了全程自动化、数字化、生态化,大大提高了养殖效率和产品附加值。
“目前,一头普通生猪的出售价格基本在2000到3000元之间。通过我们的智能化养殖模式,一头猪的价格能卖到8000元以上。”浙江华腾牧业有限公司战略发展中心总经理詹天球介绍。
水稻是桐乡市农业主导产业,多年来,桐乡市努力提升水稻机械化种植水平,桐乡市水稻种植重点环节已实现100%机械化和设施化作业。
成立于2010年的濮院镇油车桥粮油农机专业合作社拥有大中型拖拉机、收割机、粮食加工设备等各类农业机械近80台(套)。依托农机技术优势,合作社开展水稻种植全程托管业务,服务范围涉及周边海宁、秀洲等县市及16个乡镇,服务农户11000余户。“以前水稻收晒要看天气、看温度、看场地。现在我们可以依托烘干机,也不会占用大量场地,非常方便。”合作社负责人刘惠婷告诉记者,他们合作社通过大力推进“机器换人”,不仅让农业生产力大大释放,而且摆脱了农业“看天吃饭”的困境。
近年来,桐乡市立足本地产业发展特色,制定了桐乡市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提升总体框架,分区域、分产业、分作物、分环节推进农业机械化,同时,因地制宜出台水稻、生猪、杭白菊全程机械化技术推荐模式,强化与重点科研院所的产学研合作,不断提升农业“机器换人”水平。目前,桐乡市水稻耕种机械化率和秸秆处理机械化率分别达到91.8%、98.8%;生猪智能化养殖后,减少劳动力80%以上,每头减少生产成本20至40元。